港股_财经_凤股市资讯官网_今日大盘行情分析+热门牛股推荐_股民必看的投资指南凰网

2025-10-26

  今日股市,股票推荐,大盘走势分析,股市资讯,股票入门,短线炒股/为广大股民提供及时准确的股市行情分析、热点股票推荐、最新利好政策解读与炒股实战经验,帮助你把握投资先机、实现财富增长!

港股_财经_凤股市资讯官网_今日大盘行情分析+热门牛股推荐_股民必看的投资指南凰网

  2007年3月7日,联交所与证监会刊发「有关海外公司上市的联合政策声明」,旨在厘清有关规管在香港或认可╱核准司法权区(中国内地、百慕达、开曼群岛、澳洲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外地区注册成立的公司上市的要求,并为寻求在香港上市的海外公司提供指引,希望藉此利便海外公司在主板或创业板上市。

  直通式电子披露计划第一阶段於2007年6月25日顺利展开,并已於2007年12月24日结束。期间,主板发行人除须透过香港交易所网站向投资者发放公告外,亦须在报章刊发公告的「通知」。

  第二阶段亦已於2007年12月25日展开。期间,拥有自设网站的主板发行人再毋须在报章刊发「通知」,但若没有自设网站,主板发行人仍须在报章及「披露易」网站上登载公告全文。自2008年6月25日起,所有发行人必须自设网站,让公众可透过其网站免费获取已刊发的公告。

  电子披露机制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在交易时段内以电子实时披露)奠下基础。联交所的第一步是於2008年2月1日公布若干过渡安排,准许发行人在中午12时30分至下午2时正的午休登载时段内除了可以刊发财务业绩公告外,亦可刊发所有其他类别的公告,令投资者在下午2时30分午市交易时段开始前,至少有半小时对午休时段内刊发的公告内容作出分析。此外,若发行人在上午6时至9时间或午休登载时段内刊发载有股价敏感资料的公告,其证券也毋须停牌。

  为加强在香港披露发行人资料的市场基础设施,联交所於2008年2月4日推出「披露易」网站(,一个专门提供香港上市发行人按监管要求所呈交档案的新网站。这个双语网站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与香港交易所网站分开运作,提供上市发行人根据《上市规则》或《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权益披露」刊发的最新监管公告及文件,另外亦存有香港上市发行人自1999年以来按监管要求作出的存档纪录,供公众人士免费查阅。

  2007年11月5日,联交所与证监会刊发联合政策声明,推出登载网上预览资料集的试验计划。登载网上预览资料集的目的主要是让公众人士在上市过程的较早阶段取得上市申请人及其业务的资料,以期解决当时机构与散户投资者之间所能获得的资讯可能存在不对等的问题。由2008年1月1日起,上市申请人须在首次向机构投资者提供其资料前,先向联交所呈交网上预览资料集以登载於香港交易所网站。此项规定将於试验计划完成後纳入《上市规则》。

  2007年12月,联交所宣布多项措施,以利便更多不同类型的市场延拓产品上市。市场延拓产品一般指以在海外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商品资产或衍生产品合约、或以上述任何一项为基础的指数为相关资产的结构性产品。

  发行结构性产品而被认可的海外交易所名单由33家增至66家,包括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WorldFederationofExchanges)的所有成员及若干其他交易所。市场延拓产品的期限可由3个月至永久不等(永久是指每5年续期一次,但期间发行商须按规定维持其信贷评级)。若发行商未能符合规定,结构性产品将会到期,投资者可按预先厘定的结算程式获支付有关金额。

  2007年内,已审理的上市申请共154份,其中125份是新申请,另外29份是2006年未处理完毕的申请。至於向新上市申请人发出的首次意见函共106份。由收到申请至发出首次意见函的平均所需时间及中位数均是21个历日(2006年:20个历日),99%(2006年:95%)的上市申请人皆於31个历日内接获首次意见函。

  2007年内共有105份(2006年:75份)申请提交上市委员会(或其代表)以作决定,当中80宗个案(占76%)(2006年:占75%)由相关上市委员会(或其代表)在120个历日内审核,8宗个案(占8%)(2006年:占12%)的审核时间超过180个历日。

  2007年内共回覆了79份来自上市申请人或其顾问就《上市规则》中有关新上市申请的规定寻求指引的要求。书面回覆均在60个历日内作出,其中97%(2006年:90%)更是在25个历日内回覆。

  为缔造更有效及灵活的监管环境,上市委员会於2006年7月的政策会议上,赞同给予上市科在向上市委员会呈交上市申请时有更大灵活性的建议。根据该建议,在符合2006年上市委员会年度报告所载的若干条件下,上市科可将已审阅最少50个营业日的个案呈交予上市委员会审理。2007年内,共有7宗个案在此等情况下呈交予上市委员会审理。

  2007年,集团竭力在香港及内地以外地区推广在香港上市。年内,集团前赴亚洲其他地区约30次,包括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南韩、台湾、泰国、越南,以至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及美国等地。

  此外,集团在香港及海外合办了6场推广在香港上市的研讨会。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前任局长马时亨先生及现任局长陈家强教授分别在阿拉木图及胡志明市举行的研讨会上发表主题讲话。每场研讨会均邀请了约50名来自香港的金融服务机构代表,分享他们参与首次公开招股活动的经验。

  为促进市场推广的工作,香港交易所将其有关上市资讯的宣传小册子《在香港上市》翻译成多种其他语言,包括日语、韩语、俄语及越南语,希望透过提供更多语言版本的上市资讯,能让更多不同司法权区的公司了解主板及创业板的上市要求。

  2007年,主板新上市公司共82家,创业板则有2家。集资总额(包括上市後筹集资金)达5,904亿元。於2007年12月31日,主板上市公司共1,048家,创业板则有193家,总市值约206,975亿元。此外,於2007年底,上市之衍生权证共4,483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共7只、交易所买卖基金共17只、牛熊证共131只以及债务证券共175只。2007年,主板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约874亿元,创业板则约6.47亿元。

  牛熊证的发行量一直迅速增长。2007年,在证券市场新上市的牛熊证共391只,2006年则为83只。2006年推出牛熊证时,曾推出临时回赠优惠,向发行人退回70%的上市费作为鼓励。後经考虑海外类似产品的上市费,已将牛熊证的上市费永久调低70%去取代原先的回赠优惠。2007年,牛熊证市场表现理想,总成交金额达714亿元。

  2007年新推出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共8只,其中7只都是紧贴在内地以及区内及海外市场上市的股份表现,另一只则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商品指数的机会,是在香港上市的首只同类产品。於2007年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共17只,全年总成交金额为1,606亿元。

  香港交易所於2007年7月19日刊发有关在旗下证券市场引入收市竞价交易时段建议的谘询总结报告。香港交易所接获合共23份市场意见,大部分回应人士支持有关建议。待市场准备就绪及市场演习完成後,香港交易所将於2008年第二季实施收市竞价交易时段。

  2007年增设六个新股票期权类别及三项股票期货合约後,年底时可供交易及对冲的股票期权类别合共47个。此外,年内先後为10个指定的股票期权类别(五个在4月,五个在7月)加设第三个季月的到期月份,以满足市场对较远期的到期月份的交易需求。

  2007年3月30日,香港交易所为H股指数期货及期权采用以按较高对冲值(delta)计算的持仓限额,以应付市场人士对对冲交易的需求与日俱增的情况。2007年12月21日,证监会实施新安排,准许交易所参与者及其联系人申请恒指及H股指数期货及期权的额外持仓限额(最多为原先上限的50%),但申请人必须能证明其有业务需要、具充足的财政能力、并拥有可处理因上限增加而产生的潜在风险之有效的内部监控程序及风险管理系统。

  期交所的产品於2007年2月1日实施新庄家机制。根据新安排,只有交易所参与者可登记为庄家,但其他合资格实体(即受规管实体或能证明拥有财政实力者)可透过交易所参与者进行庄家活动。另外,股票指数期货或期权的庄家在买卖其他股票指数产品方面的交易费优惠计划已於年内修订,以提高计划的成效。

  2007年4月2日,香港交易所修订有关股票期权及股票期货的庄家责任(即最大买卖盘差价及开价盘所须涉及的最少合约张数要求),以反映正股的实际市况及平衡庄家面对的市场风险。同时,股票期货的庄家服务亦已作出提升,包括将庄家的回应报价时限由接获开价盘要求後1分钟缩短至10秒、开价盘保留时限由5秒增至20秒,以及提供持续报价的合约张数由5张增至10张。

  为进一步拓展香港交易所的结算服务至场外交易,由2007年9月3日起,集团改进HKATS提供大手交易机制的若干功能,以便利交易所参与者执行大手交易。有关大手交易必须按市场当时的买入价、当时的卖出价或唯一成交价执行的规定已经取消;如指定的价格范围不存在,交易所参与者须按公平合理的价格执行大手交易。此外,股票期货及股票期权的买卖盘(所有买卖盘类别)的上限由1,000张合约增加至5,000张合约。

  顾问公司已於2007年12月完成各自有关在香港交易所买卖商品衍生产品及排放权相关产品的可行性研究。於考虑顾问公司的推荐建议後,香港交易所将先着力推动排放权相关的结构性产品及交易所买卖基金,以及黄金相关的结构性产品及交易所买卖基金,在旗下证券市场上市。与此同时,香港交易所将寻求夥拍外国交易所共同在香港建立进行碳排放(如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及额度)及╱或其他排放权相关产品的交易╱结算平台,并寻求研究在香港推出核证减排(CertifiedEmissionsReduction)单位的拍卖。此外,香港交易所将拟定有关以现金结算之黄金期货及期权在旗下市场交易的方案呈交证监会审批。

  2007年6月,香港交易所参与在伦敦举办的FIA/FOW衍生产品展览会(FIA/FOWDerivativesExhibition),推广香港交易所作为买卖中国内地相关期货及期权的国际市场。2007年10月,香港交易所亦以参展商身份参与在台北举办的FIA亚洲衍生产品研讨会(FIAAsiaDerivativesConference),并发表有关香港交易所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演说。

  为向内地经纪推广香港金融市场,并邀请他们透过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第三阶段(CEPAIII)措施成为交易所参与者,香港交易所於2007年5月在上海举办一场研讨会。年内,三家内地证券经纪商及两家内地期货经纪商分别成功获接纳为联交所及期交所的参与者。

地址:股市资讯官网永久网址【363050.com】 客服热线:363050.com 传真:363050.com QQ:363050.com

Copyright © 2012-2025 股市资讯官网|今日大盘行情分析+热门牛股推荐|股民必看的投资指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